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切除
对于已经明确诊断的结肠癌伴随高级别绒毛状管状腺瘤,首选治疗通常是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部分结肠切除或更广泛的结肠切除,具体范围取决于病灶位置、大小及局部浸润情况。
如果腺瘤位于早期且局限,可考虑内镜下完整切除,但这需要术前精确评估是否存在侵袭性癌变或淋巴结受累。
2.病理评估
完成切除后,病理评估非常重要。关键指标包括腺瘤的组织学分型、病灶边缘是否干净、是否存在血管或淋巴管侵犯以及癌细胞的分级。
病理报告可以帮助判断癌症的阶段(如I-IV期),指导后续治疗策略。对于高级别绒毛状管状腺瘤,其恶变风险较高,应重点关注其是否发展为浸润性癌。
3.术后辅助治疗
如果病理结果显示癌症已局部浸润或存在淋巴结转移,通常建议进行术后辅助化疗以减少复发风险。早期病例可能无需化疗,仅需密切观察。
辅助治疗方案选择基于国际指南,包括使用特定药物组合,如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其他化疗药物。治疗周期通常为6个月到1年。
4.随访与监测
手术及治疗结束后,需定期随访,包括影像检查(如CT或MRI)、肿瘤标志物(如CEA)检测以及结肠镜复查。首次术后结肠镜检查通常在6-12个月后进行,此后每3-5年一次,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频率。
如果发现新的息肉或复发迹象,需尽早采取干预措施。
早诊断和规范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高级别腺瘤及恶变区域需特别警惕远处转移或复发的可能性,遵医嘱完成全面治疗和长期随访是确保健康的重要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