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人体的自然补偿机制: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在部分情况下,即便有心肌损伤,剩余健康的心肌组织仍可通过增加功能活动来弥补受损区域的缺失,从而维持心脏的总体功能。
2.侧支循环的形成:部分患者可能在心肌梗死发生前已经有慢性冠状动脉病变,这促使身体建立侧支循环。侧支循环是指小的备用血管网络,它们可以为心肌提供额外的血液供应,当主要冠状动脉受阻时,这些血管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
3.急救和治疗措施:及时的医疗干预,包括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可以迅速恢复血流,减少心肌损伤的范围,提高生存概率。
4.药物管理:使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物、β-阻滞剂、ACE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可以帮助稳定心脏功能,降低心脏负荷,并防止进一步的心肌损伤。
5.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心肌梗死的耐受能力和恢复速度存在差异。一些人可能具有更强的自我修复能力或较好的基础心脏功能,使其能够在心肌损伤后维持生命。
在心肌梗死发生后的48小时内,是关键的观察和干预期。尽快识别症状并就医可以显著提高生存率并减少长期的并发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