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胃肠道的基础运动:即使在没有食物时,胃肠道也会进行周期性的蠕动,这种现象被称为移行性复合运动。每隔约90-120分钟,胃和小肠会发生一次强收缩,以清除残留的食物和细菌。如果胃肠道敏感或存在问题,这种强烈的蠕动可能导致腹部不适甚至疼痛。
2.胃酸刺激:在空腹状态下,由于缺乏食物中和,胃内分泌的胃酸可能直接刺激胃黏膜。如果胃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例如存在胃炎或者溃疡病史,这种刺激可能表现为疼痛,尤其是上腹部区域。
3.低血糖及神经系统反应:长时间未进食可能导致低血糖水平,引发自主神经系统过度活跃。这种情况下,迷走神经的反射作用会加强胃肠道的紧张性收缩,也容易引起局部疼痛或痉挛。
4.肠道气体积聚:空腹期间,胃肠道仍然有可能产生少量气体。由于肠道内容物稀少,气体无法被充分吸收或排出,可能引起腹胀,进一步加重疼痛感。
5.功能性胃肠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或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肠对正常的蠕动或空腹状态更加敏感,常常引发明显的不适甚至疼痛。
6.潜在病理状态:部分情况下,空腹疼痛可能提示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十二指肠溃疡。此类疾病典型症状之一就是“饥饿痛”,即在空腹时疼痛明显,进食后疼痛缓解。
针对空腹时出现的疼痛,应关注其频率、性质和伴随症状。如果疼痛持续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并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