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火疖子是皮肤毛囊和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婴幼儿和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容易受到这种细菌的感染。
2.在火疖子的早期,可以通过温热湿敷来帮助减轻疼痛和促进脓液引流。建议每天进行几次,每次15至30分钟。
3.如果火疖子自行破溃,应及时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去流出的脓液,并使用消毒剂如碘伏进行局部清洁。
4.避免自行挤压或刺破火疖子,以防止感染扩散到更深的皮肤层或血液中,引发严重感染。
5.根据其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药物进行全身或局部治疗。如火疖子反复发作或伴随高烧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火疖子的重要措施。定期洗手、保持皮肤干燥和清洁,对降低感染风险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