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消化时间缩短:在正常的排便过程中,食物残渣在结肠内停留的时间较长。这段时间允许水分被充分吸收,同时也让粪便中的某些气味成分得以散发或被削弱。造瘘手术后,大便直接从小肠或结肠的中段排出,没有经过完整的结肠处理,导致水分含量高,气味更为浓重。
2.细菌发酵作用减少:结肠内存在大量的细菌,这些细菌可以对粪便进行进一步的发酵和分解,通常会产生一些挥发性脂肪酸和其他气体,这些物质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的代谢系统被部分吸收或中和。造瘘手术改变了这一过程,导致产生的某些未经过滤的气味物质直接排出体外。
3.未完全降解的蛋白质和脂肪:小肠和上段结肠的消化功能主要集中在营养物质的吸收,当大便没有经过完整的消化途径时,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可能未被完全降解,导致它们在造瘘袋中与细菌作用生成更复杂且扰人的气味。
4.饮食和生活习惯的变化:术后的饮食调整以及潜在的药物使用也可能影响粪便的组成和气味。例如,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可能会加重这种气味。
在面对直肠癌造瘘后的气味变化问题时,患者和护理人员应关注均衡饮食、适当选择除臭剂或通风设备,以改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