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应如何进行多点位穿刺

2025-03-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病情分析:直肠癌的多点位穿刺是一种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多点位穿刺技术,能够更好地获取病变组织的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1.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以确保可以安全进行穿刺操作。

术前可能要求患者进行肠道清洁,以便于穿刺时的操作。

2.定位与标记:

使用影像学技术,例如磁共振成像或超声波,精确确定病灶的位置和大小。

标记可能的穿刺点位,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能快速识别。

3.穿刺设备选择:

通常采用超声引导下的细针抽吸活检或粗针活检。

根据病灶的大小和深度,选择合适的针头尺寸和类型。

4.穿刺过程:

在局部麻醉下,通过肛门或者腹壁进行穿刺,根据先前标记的位置进行多点取样。

需要不断通过影像进行实时监控,以确保针头进入正确位置并避开重要结构。

5.样本处理与分析:

获取的组织样本将送至病理科进行分析。

病理分析结果可帮助确认直肠癌的类型、分级以及是否存在特异性基因突变。

6.术后观察与护理:

穿刺后需留院观察,监测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指导患者在术后应如何饮食和活动,确保恢复顺利。

考虑到穿刺操作的复杂性,必须由专业医生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完成。同时,患者需要了解操作的风险和益处,以便做出知情决策。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