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深呼吸与冥想:通过深呼吸可以迅速平复情绪。具体来说,练习腹式呼吸,每次吸气约3-4秒,屏住呼吸2秒,再用5-6秒缓慢呼出,重复5-10分钟。这种方法能够刺激迷走神经,降低心率,改善焦虑。冥想也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减少对负面情绪的关注。
2.规律作息与充足睡眠:研究显示,成年人每天需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大脑中负责调节情绪的区域功能紊乱,从而使人更易产生焦躁情绪。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3.适度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例如快走、跑步或瑜伽),可以促进内啡肽的分泌,这是一种天然的“快乐激素”,能够缓解压力并提升情绪。
4.均衡饮食:补充富含ω-3脂肪酸(如三文鱼、核桃)、维生素B(如香蕉、鸡蛋)和镁(如菠菜、生杏仁)的食物,这些营养物质被证实与情绪调控密切相关,同时减少摄入咖啡因和高糖食品。
5.社交支持:与亲友交流是缓解焦虑的重要手段。倾诉不仅能释放负面情绪,还能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建议。也可以尝试参加一些兴趣小组,增加积极的人际互动。
6.调整认知模式:焦躁不安时,往往源于过度担忧未来或苛责自己。尝试记录下让人焦虑的事情,并重新审视其实际影响,或采用“最坏情况分析法”逐步降低对事件的恐惧感。
焦躁不安可能是短暂性的不良情绪,也可能成为慢性的心理问题。如果通过以上方法仍无法有效化解,应及时咨询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以获得针对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