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脑水肿通常表现为大脑组织密度减低。这是因为水分积聚导致脑组织的密度降低,从而在CT上呈现出较为暗淡的影像。脑水肿可以分为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二者在影像上也有不同表现。细胞毒性水肿常见于中风早期,表现为灰白质界限不清;而血管源性水肿则可能与肿瘤或感染相关,主要影响白质。
2.脑梗塞在CT上的早期表现可能不明显,但随着时间推移,会出现密度变化。在脑梗塞发生后数小时至数天内,受影响区域会出现缺血性改变,导致该区域在CT上显示为低密度区,即比周围正常脑组织更暗。这种低密度区在几个小时到一天内开始变得更加明显,并可能伴随脑回的模糊和变窄。
3.脑梗塞的另一个特征是可能出现“高密度”信号,这通常是由于血管内形成血栓。如果在脑底动脉或其他大血管处出现此类高密度信号,可能预示着急性血栓形成。
4.在CT扫描中,如果注射对比剂,对比效果差异也能提供诊断线索。脑梗塞区域由于血流减少,对比剂渗透较少,而在脑水肿情况下,因为血脑屏障破坏,对比剂可能更容易扩散。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从CT影像上区分脑水肿和脑梗塞。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快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