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过多导致昏迷不醒的原因是什么

2025-03-2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抽血过多导致昏迷不醒的主要原因是失血性休克。失血过多会降低血液容量,进而影响全身器官和组织的供氧。这种情况下,大脑的供氧不足可能导致意识丧失甚至昏迷。

1.血容量减少:人体正常血量约占体重的7-8%,即一个70公斤的人大约有5-6升血液。当失血量超过总血量的20%时,即约1-1.2升,就可能引起休克症状。

2.血压下降:失血后,心脏泵出的血液减少,导致血压下降。低血压会使得重要器官如大脑的血液供应不足,引发头晕、乏力,严重时导致昏迷。

3.组织缺氧:血液是输送氧气的重要载体。大量失血使得氧气运输能力下降,导致全身组织缺氧,尤其是对氧气需求量大的大脑,长时间缺氧可导致损伤和功能障碍。

4.电解质紊乱:失血不仅带走红细胞,也造成电解质流失,如钠、钾等离子的平衡被打破。电解质紊乱会影响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功能,进一步加剧病情。

为了避免因失血过多而造成的危害,及时补充血容量是关键。在任何医疗程序中,保持适当的血液监测和管理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