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是治疗抑郁症的重要手段,尤其是中重度抑郁症患者通常需要药物干预。
常用抗抑郁药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舍曲林)、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文拉法辛)等。
药物治疗需要持续6~12个月以上,以减少复发风险,并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停药。
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头晕等副作用,需定期监测并根据情况调整剂量。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抑郁症患者或作为药物治疗的辅助方式。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负面思维模式来改善情绪,是目前最有研究支持的心理疗法之一。
人际心理治疗:帮助患者改善人际关系和应对压力源,对特定类型的抑郁有效。
精神动力学疗法:探讨深层次的心理冲突,但通常需要较长时间。
3.物理治疗
对于药物耐受性差或严重抑郁的患者,可采用物理疗法作为补充措施。
经颅磁刺激:通过磁场刺激大脑皮质,适用于中重度抑郁或药物无效的患者。
电休克疗法:针对重度抑郁伴自杀风险者,通过短时间电流刺激大脑,一般效果快速显现。
光照疗法:用于季节性抑郁,通过模拟自然光改善情绪状态。
4.生活方式调整
健康的生活习惯可以辅助提升治疗效果。
坚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睡眠7~8小时,避免昼夜颠倒。
保持适当运动,每周至少进行5次中等强度运动,每次30分钟以上,有助于改善情绪。
增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保持交流,避免过度孤立。
均衡饮食,摄入富含B族维生素、镁元素及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全谷物、坚果和鱼类。
以上方法常需结合使用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结合多学科团队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