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压力因素: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或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矛盾、突发事件等,都可能导致情绪波动。当个体无法及时排解这些压力时,可能会出现瞬间的心情低落现象。
2.情绪障碍: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的早期表现中,有时候会出现短时间内的情绪低落,同时伴随对社交活动兴趣下降或回避交流的倾向。这种状态可能持续数小时至数天。
3.激素变化:人体某些激素水平的波动会影响情绪,比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女性月经周期中的激素变化,都会引起短暂的情绪低落和孤独感。
4.疲劳和睡眠不足:长期的熬夜或作息紊乱容易导致神经系统的疲惫,使人更容易感到情绪低落,甚至丧失与外界交流的意愿。
5.环境与天气:一些人对环境因素较为敏感,比如阴雨天或冬季的日照减少,可能触发情绪的轻微失调,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季节性情感障碍。
6.负性认知:当人反复思考悲观或负面的想法时,会加强不良情绪体验,从而出现不愿交流的状态。这是一种与心理习惯相关的现象。
如果这种情绪低落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随食欲减退、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症状,需要尽快接受专业的心理或医疗评估。保持规律生活、适度运动、尝试表达情绪可能有助于改善这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