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物钟紊乱
人体内有一个昼夜节律控制系统,负责调节睡眠和清醒时间。当作息不规律时,例如经常熬夜、晚睡晚起或倒班工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误以为晚上是清醒时间,从而导致入睡困难以及夜间精力亢奋。
2.精神因素
精神压力或焦虑会导致神经系统的高兴奋状态,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响正常的睡眠驱动力。长期的焦虑、抑郁或情绪波动,也可能造成入睡困难并伴随夜间精力充沛的情况。
3.饮食与生活习惯
晚餐摄入过多刺激性食物,如咖啡因、辛辣食品或甜食,会兴奋交感神经系统,阻碍入睡。同时,缺乏规律的运动或下午甚至傍晚运动过于剧烈,也会使神经系统保持兴奋,干扰睡眠节奏。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进一步加重问题。
4.疾病因素
某些疾病或病理状态可能导致夜间异常的精力旺盛。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导致代谢率增高,表现为难以放松和精力过剩;精神类疾病如双相情感障碍的躁狂期也会出现类似症状。有些情况下,滥用药物或服用某些兴奋剂也可能引发类似表现。
5.环境因素
睡眠环境不佳,如卧室光线亮、噪音大、温度不适宜等,是导致入睡困难的重要外部原因。尤其对于敏感人群,这些环境刺激更容易引发夜间觉醒和亢奋。
根据以上情况,建议从生活规律、心理调整、饮食习惯和环境改善等方面寻找对策。如果长期存在夜间精力过剩的问题并伴随白天困倦或情绪异常,应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因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