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肠道灶性癌变(粘膜内癌)应该如何治疗

2025-04-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肠道灶性癌变(粘膜内癌)通常是一种早期癌症,治疗的核心是彻底切除病变组织,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肠道功能。内镜下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式,根据具体的病情,也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对于局限于黏膜层的癌变,可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这种技术通过内镜设备直接切除病变组织,切口小且创伤低,患者恢复快,是常见的初步治疗选择。

2.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

如果癌变面积较大,或者位置复杂,难以通过普通黏膜切除完成,可能需要进行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这种手术可以精细地切除较深的病变组织,对完整切除和保留周围健康组织有更高的保障。

3.外科手术

在少数情况下,如果病变通过内镜无法安全或完全切除,或者伴随高风险特征,如淋巴结转移或深黏膜下浸润,则可能需要进行肿瘤段切除结合周围淋巴结清扫的手术,以确保彻底清除病灶。

4.术后病理评估与随访

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术后的病理评估至关重要,包括判断切缘是否清晰、病变深度、是否存在脉管侵犯等。如果发现高危因素,需要联合其他治疗手段,例如辅助化疗。定期随访则用于监测是否有复发或新发病灶。

5.生活方式调整

除了医学治疗,还需注意饮食结构调整,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高脂肪、高红肉饮食,同时戒烟限酒,保持规律运动,这些做法可以降低肠道癌变再次发生的风险。

肠道灶性癌变虽然属于早期癌症,但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发展为侵袭性癌症,因此需要重视早期诊断和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