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植物学特征:
艾草:属菊科蒿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0.5至1.2米,全株灰绿色,被有细毛,叶片羽状分裂,花小而密。
益母草:属唇形科益母草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以上,茎四棱形,叶子呈掌状分裂,花紫红色或粉红色。
2.药用部分与成分:
艾草:通常使用叶子部分,其含有挥发油(如艾叶油)、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作用。
益母草:主要使用地上部分,包括茎和叶,含有生物碱、黄酮类和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活血调经、利尿消肿的功效。
3.传统用途:
艾草:在中医药中被广泛用于制作艾条,用于艾灸疗法。它也因其特殊气味被用作驱虫剂。
益母草:传统上用于妇科方剂,尤其是产后用药,有助于促进宫缩和恶露排出。
4.现代研究与应用:
艾草:现代研究表明,艾草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并被研究用于皮肤病的辅助治疗。
益母草:近年来,益母草被用作改善循环系统功能的辅助药物,并在某些国家用于开发心脏健康产品。
正确区分艾草和益母草对于选择合适的药用植物非常重要。根据具体需求选用这两种植物时,应充分了解其各自的性质和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