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纤维不足: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增加粪便的体积和含水量。每日摄入足够的纤维(约25-35克)对于维持正常排便非常重要。
2.液体摄入不足: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软化粪便,促进肠道的正常运作。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大约2升水,如果环境或体力消耗增加需适当增加。
3.缺乏运动:规律运动能够刺激肠道功能,帮助消化系统更有效地运作。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有助于缓解便秘。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酸药、降血压药及一些止痛药,可能会导致便秘。病史中服用这些药物的人群应特别注意便秘的发生。
5.胃肠道疾病:肠易激综合征、肠梗阻、肛裂及其他胃肠道疾病可能导致便秘。这类疾病需要通过医学检查确诊并治疗。
6.内分泌和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以及高钙血症等也可能导致便秘。相关检查可帮助排除或确认这些潜在因素。
7.心理因素:压力、焦虑和抑郁等精神因素可能影响肠道健康,进而引发便秘。必要时心理干预也可能成为治疗的一部分。
长期慢性便秘会显著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及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改善便秘的重要措施。如症状持续或严重,则需及时就医以明确原因及获得适当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