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霜冻伤(也称冻伤)是在极冷环境中暴露后皮肤和组织受到冰晶形成而受损的结果。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数据,每年因低温相关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300人,很多与霜冻伤有关。
2.霜冻伤通常分为四个阶段:轻度、中度、重度和深度。在最轻微的情况下,仅皮肤表面受损,出现发红和刺痛感。而在最严重的情况下,会影响深层组织,导致组织坏死,可能需要截肢。
3.冻伤发生的速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温度、风速、湿度和暴露时间。例如,在零下10摄氏度的静止空气中,皮肤暴露大约30分钟可能开始出现冻伤症状,而在相同温度下加上强风,几分钟内即可发生。
4.长时间暴露于寒冷中的风险人群包括户外工作者、无家可归者、军人以及从事冬季运动的人。另外,酒精摄入、疲劳和脱水也会增加发生霜冻伤的风险,因为它们可能降低对寒冷的敏感性。
5.霜冻伤的治疗涉及逐步复温过程,如果条件不安全或无法保证持续温暖环境,不建议立即快速复温,以避免组织进一步损伤。还可能需要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及手术干预以去除坏死组织。
采取适当措施保护身体免受寒冷环境影响非常重要,如穿着保暖、防风的衣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低温环境,保持身体干燥,适量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