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增加水摄入:
每天饮水量应达到2.5至3升,帮助稀释尿液中的矿物质,减少结石形成的机会。
尤其是在运动后或气候炎热时,更应增加饮水量。
2.控制钙摄入:
虽然高钙饮食可能增加结石风险,但完全避免钙摄入并非明智之举,容易导致骨质疏松。
每日钙摄入应保持在1000至1200毫克左右,选择低脂乳制品和绿叶蔬菜作为主要钙源。
3.限制草酸盐摄入:
含草酸盐高的食物包括菠菜、甜菜、坚果、巧克力、茶等,应尽量减少摄入。
食用这些食物时可搭配含钙食物,减少草酸盐在肠道的吸收。
4.控制蛋白质摄入:
动物蛋白(如红肉、家禽、鱼类)的过量摄入会增加尿酸及草酸盐排泄,促进结石形成。
每天蛋白质摄入应限制在每公斤体重0.8至1.0克,适当增加植物蛋白来源。
5.限制钠摄入:
高盐饮食会增加尿钙排泄,促使结石形成。
每日钠摄入量应不超过2300毫克(约一茶匙盐),避免加工食品和快餐。
6.补充柠檬酸:
柠檬酸能阻止钙结石形成,可通过食用柠檬、橙子等富含柠檬酸的水果获得。
每日可饮用柠檬水(新鲜柠檬汁加入水中)以增加柠檬酸摄入。
综合以上几点,调整饮食结构有助于降低结石的形成风险。日常生活中,需结合个人健康状况和饮食习惯,合理调节膳食,确保营养均衡,同时减少结石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