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药物治疗
(1)扩张血管类药物:适当使用如银杏叶提取物、尼莫地平等药物有助于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2)营养神经药物:如维生素B族、甲钴胺等,有助于修复受损的神经组织。
(3)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双氯芬酸钠,用于缓解因颈椎炎症导致的疼痛和不适。
2.物理治疗
(1)牵引疗法:通过颈椎牵引,减轻椎间盘压力,恢复正常椎间隙,从而缓解对神经根或血管的压迫。
(2)针灸和推拿: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避免加重症状。
(3)热敷和超声波疗法: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头晕发作频率。
3.康复锻炼
(1)颈椎保健操:循序渐进地进行低强度的颈部活动,如前屈、后仰、侧弯和旋转,以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改善稳定性。
(2)加强核心肌群锻炼:包括肩背部和胸部的相关练习,帮助维持正常姿势,减轻颈椎负担。
(3)避免长期低头:注意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正确坐姿,减少对颈椎的额外负荷。
4.生活方式调整
(1)合理枕头选择: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确保颈椎在睡眠中处于自然生理曲线状态。
(2)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钙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乳制品和坚果,促进骨骼健康。
(3)避免疲劳驾驶及长时间伏案工作:定时休息并进行简单活动,防止椎间盘进一步退化。
5.严重情况的干预措施
(1)椎间盘突出压迫严重者,可考虑微创手术如射频消融或椎间孔镜手术,以解除对神经和血管的压迫。
(2)伴有明显骨质增生或结构异常的患者,可能需要行颈椎融合术或人工椎间盘置换术。
对于此类问题,早期发现和干预非常重要。日常应注意保持颈部放松,避免突然的动作或过度劳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