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便秘:
便秘是导致排便时腹痛并伴随下坠感的常见原因之一。
约16%的成年人会经历长期便秘。
粪便在肠道内停留过久,会变得干燥坚硬,导致排便困难和疼痛。
2.肠道炎症:
包括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等。
世界范围内,这类疾病影响约5%的人口。
引发腹部疼痛及排便时不适,并可能伴有腹泻或黏液便。
3.骨盆底肌肉功能障碍:
骨盆底肌肉的协调不良会造成排便时的困难和不适感。
这种功能障碍在慢性便秘患者中发生率高达40%。
患者可能感觉到下坠感和排便不完全。
4.痔疮或肛裂:
排便时的压力可能加剧现有的痔疮或肛裂,导致疼痛和下坠感。
痔疮患病率可达成人群的50%以上。
如持续出现这些症状,应咨询医生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以防止更严重的健康问题。在生活中,可以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保持充足的水分和规律运动来改善上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