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症是心理疾病还是精神疾病

2025-02-2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强迫症是属于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一种,它被归类为强迫及相关障碍。强迫症患者常常体验到无法控制的重复性思维(强迫思维)和行为(强迫行为)。

1.强迫思维:这是指个体反复出现的不受欢迎或让人痛苦的想法、冲动或意象。这些思维往往是侵入性的,导致个体感到困扰。例如,一个人可能会反复担心自己忘记锁门或害怕受到污染。

2.强迫行为:这是指为了防止或减少与强迫思维相关的焦虑,个体采取的重复性动作或心理活动。常见的强迫行为包括反复检查物品、清洗手部过度频繁、排列物体以达到某种“完美”的感觉。

3.流行病学数据表明,大约2-3%的人在其生命周期中的某些阶段会被诊断为强迫症。症状通常在青春期或成年早期开始显现,且未经治疗可能会持续多年。

4.强迫症对个人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患者可能会因为纠结于强迫思维和行为而浪费大量时间,从而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

5.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特别是暴露与反应预防策略,以及药物治疗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强迫症作为一种精神和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治疗,避免因耽误治疗而加重症状。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