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手术相关因素
输尿管结石会导致尿流梗阻及局部组织损伤。而手术操作本身可能对肾脏和输尿管造成轻微创伤,进而引起短暂性肾小球、肾小管通透性增加,导致蛋白漏出至尿液中。这种情况通常是暂时性的,随着组织修复和炎症减轻,尿蛋白可逐渐下降。
2.炎症反应或感染
结石在输尿管移动过程中容易引发黏膜损伤,使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甚至有细菌感染的风险。尿路感染可直接增加尿蛋白含量,且伴随症状往往包括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表现。
3.肾功能受损
如果尿路梗阻持续时间较长,可能对肾脏造成压力负担,诱发急性肾功能损伤,进而增加尿蛋白排泄量。如果手术前肾脏已经因为长期结石问题受到影响,术后蛋白尿的恢复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4.其他可能因素
除了上述常见原因,脱水、剧烈运动或高热状态也可能导致一过性蛋白尿。一些患者可能合并原发性肾病,例如慢性肾炎,这种情况也需进一步检查评估。
术后出现蛋白质2+需要结合其他化验结果综合判断。建议密切监测尿液检查变化,同时关注是否存在血尿、感染迹象等问题。如蛋白尿持续存在,需及时进行肾功能评估及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