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
肾结石容易导致尿路梗阻,增加尿液滞留时间,为细菌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尿路感染会导致尿液中出现大量的细菌代谢产物,如氨气和硫化物,这些物质会散发出刺鼻的臭味或腐败气味。
2.代谢紊乱
肾结石常由尿酸盐、草酸钙等矿物质沉积形成。这些结晶可能通过影响尿液的pH值以及身体代谢平衡,引起某些挥发性化学物质的释放。例如,高浓度的尿酸可能使尿液呈现出特殊的酸性气味。
3.尿液中残留的血液或蛋白质分解
肾结石在移动时可能损伤泌尿道黏膜,导致微量出血或蛋白质进入尿液。当这些物质在尿液中被细菌分解时,会产生恶臭的气体。
4.饮食的影响
某些富含嘌呤、蛋白质或草酸的食物(如肉类和深色绿叶蔬菜)摄入过多,不仅是肾结石形成的风险因素,也可能改变尿液的成分与气味。某些药物和维生素的代谢产物也可能让尿液产生异常气味。
5.脱水和尿液浓缩
肾结石患者由于饮水不足或排尿受阻,尿液可能变得浓缩,带有较高的矿物质和废物浓度,从而导致更强烈的气味。
及时就诊以明确尿液异味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医生建议调整饮食、增加水分摄入或使用抗感染药物,是改善这一问题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