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尺寸和影响:尿结石的大小是评估其潜在危险性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直径小于0.5厘米的结石可能通过排尿自行排出,而直径超过1厘米的结石很难通过尿路排除,1.7厘米的结石更是明显超过这一范围。如果结石嵌顿在输尿管中,可能会引起剧烈疼痛、梗阻性肾积水或局部组织损伤。
2.可能的并发症:
肾积水:如果结石阻塞尿路,会导致尿液回流至肾脏,引发肾积水,进而造成肾功能受损。
感染:尿路梗阻增加了细菌繁殖的风险,可能引发尿路感染,甚至发展为严重的肾盂肾炎或败血症。
肾功能下降:长期未处理的大结石可能压迫肾实质,引起慢性损伤,导致肾功能不可逆丧失。
3.治疗选择:
对于1.7厘米的结石,药物排石的效果有限,多需选择手术或其他干预治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某些位置的结石,但大结石可能需要多次治疗且效果有限。
经皮肾镜取石术或输尿管镜碎石术:通过微创手术直接移除结石,效果较为显著。
开放手术:对于结石复杂、器械难以到达的情况,可能需要传统手术。
4.预防复发:尿结石形成与代谢因素密切相关。应增加饮水量,建议每日摄入水分达到2-3升,同时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如减少草酸盐、钙盐或尿酸类食物的摄入。
1.7厘米的尿结石不仅难以自行排出,还可能导致多种尿路及肾脏并发症,建议尽早寻求专科医生评估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