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达到多少度可以被判断为屈光不正

2025-02-0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屈光不正是指眼睛无法准确聚焦光线到视网膜上,导致视力模糊。通常,当人的眼睛表现出远视、近视或散光,且度数超过某一临界值时,就可以判断为屈光不正。

1.近视:当眼睛的屈光度小于-0.50屈光度,即-0.25D或者更低时,可以被认为是近视。这意味着在看远处物体时,图像在视网膜前形成,使得远处物体变得模糊。

2.远视:如果眼睛的屈光度大于+0.50D,即高于+0.75D,则可以被认定为远视。在这种情况下,图像在视网膜后形成,导致看近距离物体时视力模糊。

3.散光:散光是由于角膜或晶状体的曲率不规则引起的,一般在0.50D以上就可以被诊断为散光。散光会导致无论远近视物都可能出现模糊和扭曲。

屈光不正是一种常见的视觉问题,通过验光来确定其具体度数是关键步骤。为了确保准确诊断和适当矫正,建议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如果出现视力模糊、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获得专业指导和治疗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