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过敏原:虾过敏通常是由于其中的热稳定性蛋白质(如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等)被免疫系统误认为有害物质,从而导致过敏反应。
2.免疫反应:一旦这些蛋白质进入体内,免疫系统会产生IgE抗体。这些抗体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结合,当再次接触到过敏原时,会释放组织胺和其他化学介质,引发过敏症状。
3.症状表现:常见的过敏反应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喉咙肿胀、呼吸困难、腹痛、呕吐和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过敏性休克。
4.遗传因素:过敏倾向往往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家族中有过敏史的人更容易出现类似的过敏问题。
5.诊断与管理: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液测试可以确诊虾过敏。治疗通常包括避免食用虾及其制品,以及在发生过敏反应时使用抗组胺药或肾上腺素注射器进行急救。
需要认识到的是,虾过敏与身体缺乏某种元素无关,而是一种免疫系统对特定蛋白质产生异常反应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并随身携带必要的药物以预防突发过敏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