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针对病因的治疗:
感染性结肠炎:若由细菌感染引起,可通过静脉输注抗生素如甲硝唑或左氧氟沙星等控制病情。
炎症性结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通常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或免疫抑制剂减轻炎症反应。
缺血性结肠炎:针对缺血诱因进行干预,例如纠正低血容量或改善循环障碍。
2.症状控制与并发症防治:
液体治疗:补充因腹泻或呕吐丢失的大量水电解质,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者可能需要肠内或肠外营养以维持能量摄入。
止痛和止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痉挛药物或缓解腹泻症状的药物。
3.早期诊断和处理并发症:
中毒性巨结肠、肠穿孔及腹腔感染是部分重症病例的潜在并发症,住院期间能够通过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指标及时发现。
如果出现手术指征,如肠坏死或大出血,可以迅速进行外科干预。
4.疾病评估与长期管理:
医生可利用住院期间完善血液检查、粪便检查以及结肠镜检查,以明确病变范围和活动程度,制定长期治疗计划。
教育患者如何在出院后避免诱发因素,并按时复诊以减少复发风险。
住院治疗为结肠炎患者争取疾病缓解创造了条件,但其能否完全治愈还要视具体病因和个体差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