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通常用于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血栓形成。需要根据医生建议调整剂量,以平衡出血风险与有益效果。
2.他汀类药物:用于降低胆固醇水平,具有抗炎作用,可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常见剂量为每日一次,但具体剂量应遵循医嘱。
3.控制高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这些药物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心血管负担,从而降低再次发生脑梗塞的风险。需定期监测血压以调整药物剂量。
4.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一般用于房颤患者,以预防心源性栓塞。使用时需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并避免与某些食物或其他药物相互作用。
5.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外,还应配合健康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等非药物措施,以全面控制可能诱发脑梗塞的危险因素。
长期服用这些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复查调整方案,密切关注药物副作用和身体变化,确保用药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