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每天应摄入25-30克纤维素,可以通过多吃水果、蔬菜、全谷类食物实现。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日建议饮水量为1500-2000毫升,这有助于软化粪便和促进排便。
2.生活习惯改变:建立规律的排便时间,早晨起床后或进餐后进行尝试,以利用胃-结肠反射促进排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可以尝试如厕,以形成条件反射。同时,适度活动上身,可通过上半身锻炼来间接刺激肠道活动。
3.药物辅助:根据医生建议使用通便药物,如渗透性泻剂(如乳果糖)或刺激性泻剂(如比沙可啶)。需注意药物使用时间及剂量,避免长期依赖。
4.物理治疗:一些理疗手段如腹部按摩能够有效促进肠蠕动。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腹部,每次持续10-15分钟,可能对改善便秘有益。
5.心理调适:下肢瘫痪患者可能伴随情绪波动,精神压力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通过心理疏导、放松训练等方法,改善心理状态,从而间接改善便秘状况。
便秘问题在下肢瘫痪患者中较普遍,通过合理的饮食、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药物以及物理疗法,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症状。积极配合康复计划,将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