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脑梗塞形成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动脉壁上形成的斑块会导致血流受阻。
血栓形成:血液中的凝血因子过多会导致血栓形成,从而阻塞脑部血管。
心源性栓塞:一些心脏疾病如心房颤动,可能导致血液中的栓子脱落并进入脑部血管。
小血管病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能导致小血管损伤,从而增加脑梗塞风险。
2.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可以在症状发作后的几个小时内有效溶解血栓;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防止血液凝结。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阻塞,可能需要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植入术,以恢复正常血流。
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及职业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脑梗塞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控制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脑梗塞的风险。定期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