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明跃副主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康复医学科
1.针灸通常在面瘫治疗的早期阶段开始。研究表明,及时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康复效果。一般建议在出现面瘫症状后的一到两周内开始针灸疗程。
2.在临床实践中,针灸治疗面瘫的常用穴位包括风池、翳风、地仓、合谷等。这些穴位被认为与面神经的功能有密切关系。通过针刺这些穴位,可以增强面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3.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受到刺痛或酸胀感,这是正常的反应,表明针灸对神经及肌肉产生了刺激作用。通常每次治疗持续20到30分钟,每周进行2到3次,具体疗程长短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4.针灸治疗面瘫的安全性相对较高,但需要由专业的针灸师操作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如局部感染或出血。
针灸适用于面瘫的辅助治疗,特别是在早期干预时效果较佳。因个体差异,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病情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