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基因突变类型:
不同类型的肺癌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例如,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最常见的突变包括EGFR突变和ALK重排。对于这些突变,目前已有相应的靶向药物。某些肺癌患者可能没有已知的可靶向突变,这使得现有的靶向治疗无效。
2.肿瘤异质性:
肺癌肿瘤内部以及不同部位之间的异质性较大。即使在同一个患者体内,不同区域的癌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基因突变。这种异质性使得单一靶向药物难以全面覆盖所有癌细胞,使治疗效果不佳。
3.耐药性发展:
即便初始治疗有效,癌细胞可能通过新的基因突变或激活替代信号通路来逃避药物攻击,从而导致耐药性。举例来说,EGFR突变肺癌患者接受EGFR抑制剂治疗后,有效期通常为10-14个月,之后可能出现耐药突变如T790M。
4.个体差异:
每个患者的遗传背景、生活方式、环境暴露等因素都可能影响疾病进展和治疗反应。即使两名患者拥有相同的基因突变,其对靶向药物的反应可能仍有显著差异。
目前,尽管靶向治疗在特定肺癌患者中的疗效显著,但并非所有肺癌患者都能从中受益。临床医生需要结合基因检测结果、肿瘤特征及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持续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正在推进,以发现更多的靶点和开发新的靶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