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气温降低,汗液分泌减少。冬天气温低,人体出汗量减少。夏季时,由于气温高,人体通过排汗散热,从而减少了尿量。冬季则相反,汗液减少导致身体通过排尿来排除多余的水分。
2.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寒冷刺激会引起皮肤和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肾脏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加快,尿液增多。
3.激素分泌变化。寒冷环境中,人体内抗利尿激素(ADH)的分泌量减少,这种激素在保持体内水分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其减少会导致尿量增加。
4.活动量减少。冬季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出汗量减少,同时代谢率下降,饮水量相对较低,但尿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因此感觉尿量增加。
5.衣物保暖性提高。冬季穿的衣物厚重,保暖效果好,使得体表温度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差异减小,散热方式主要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因此尿量有所增加。
综合以上几点,冬天尿多是人体适应寒冷环境的一种正常现象,但若出现异常情况,如尿频、尿急、尿痛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排除泌尿系统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