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激素水平波动
激素失调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不平衡时,可能引起内膜不稳定,导致出血。特别是在青春期、围绝经期或使用某些避孕药期间,女性更容易受到影响。
2.排卵期出血
一部分女性在排卵期可能会有少量出血,这是由于排卵时激素短暂变化所致。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并伴随轻微腹部疼痛。
3.节育方法相关
使用宫内节育器(如带铜的节育环)或服用含激素类避孕药片可能引发异常出血,尤其是在使用初期或节育器移位时。
4.妊娠相关问题
怀孕早期可能会出现着床出血,这通常是轻微且短暂的,但也可能是宫外孕或流产的征兆。晚期妊娠的异常出血需要警惕胎盘早剥或前置胎盘等风险。
5.感染性因素
生殖道感染,如阴道炎、宫颈炎或盆腔炎,会引起组织充血、破损,从而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出血,常伴随其他症状如白带异常和下腹痛。
6.结构性病变
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可能破坏子宫内膜的正常功能,导致不规则出血。宫颈或子宫恶性肿瘤也是可能的原因,尤其是在绝经后出血的情况下需要格外重视。
7.内分泌疾病
甲状腺功能异常、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可能通过干扰月经周期,诱发不规则子宫出血。
8.血液系统疾病
血小板减少或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可导致易出血倾向,表现在月经期外的阴道出血。
9.药物及其他原因
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凝药物)可能增加出血风险。压力过大、体重骤然变化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甚至间期出血。
出现非月经期出血应尽早就诊,通过病史询问、妇科检查、超声影像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