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营养摄入
均衡的饮食是身高增长的基础。蛋白质、钙、维生素D和锌等营养物质尤为重要。
蛋白质:鱼、瘦肉、鸡蛋、大豆等富含优质蛋白,有助于骨骼和肌肉的发育。
钙:牛奶、酸奶、奶酪、深绿色蔬菜有助于骨骼健康。每天建议摄入至少800毫克钙。
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可通过晒太阳或摄入鸡蛋、肝脏等获取。
锌:牛肉、海鲜、坚果中富含锌元素,对儿童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2.保证睡眠质量
生长激素主要在深度睡眠状态下分泌,建议小学阶段的孩子每天保持10小时左右的高质量睡眠。每天晚上尽量在21:00前入睡,睡前避免使用电子产品,以免影响褪黑素的分泌。
3.坚持运动锻炼
有氧运动和跳跃类运动能刺激骨骼发育,促进身高增长。每周保持5次以上,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量。
跳绳和篮球:属于弹跳类运动,能有效刺激骨骼端部的生长板。
游泳:通过全身伸展动作,促进身体整体的生长发育。
户外活动:阳光能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增强骨骼发育能力。
4.纠正不良习惯
不良姿势会影响脊柱发育,从而抑制身高增长,如长期驼背、低头看书。平时应注意坐立行走时背部挺直。养成良好的站姿、坐姿和睡姿,避免侧卧蜷缩。
5.定期检查健康状况
如果存在身高增长明显迟缓,应及时进行医学评估,排查是否存在内分泌问题、缺乏生长激素或其他疾病。
合理搭配饮食、运动与休息,同时积极关注健康状态,是促进身高增长的科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