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蛔虫感染的特点:蛔虫是一种寄生在人体小肠内的寄生虫,其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一旦感染,可能会出现腹痛、消瘦、食欲异常等症状,但轻微感染可能没有明显表现。
2.高风险人群管理:对于居住在蛔虫感染较高发地区、接触农田土壤、卫生条件较差或儿童等人群,医生可能建议定期进行驱虫治疗。在这些情况下,每6个月至1年可视情况服用一次驱虫药物。
3.药物使用的指导:常见驱蛔虫药包括阿苯达唑或甲苯达唑,这类药物通常单剂量即可起效。但是否需要接受药物治疗应由医生评估后决定,不建议随意购买或服用,以免引发不必要的副作用或产生耐药性。
4.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减少蛔虫感染的关键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包括饭前便后洗手、不吃未熟透的食物或不洁净的水果蔬菜,以及保持饮用水干净卫生。教育儿童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尤为重要。
是否需要驱虫及具体频率应根据个体实际情况,由医生结合生活环境、职业暴露和症状进行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