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外观性质:水样大便通常呈现为完全液态,可能伴随少量固体颗粒,但整体质地显著稀薄。颜色从淡黄色到深棕色不等,有时可能较透明。
2.含水量高:正常大便的水分含量约为70%-75%,而水样大便的水分含量可超过90%。这使其无法成型,容易流动。
3.排便频率异常:水样大便常见于腹泻状态,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甚至达到10次以上。
4.常伴粘液或血丝:部分水样大便可能含有大量粘液,若出现血丝则提示潜在出血性疾病。
5.气味异常:由于消化不良或细菌代谢,水样大便可能散发更强烈、刺鼻的气味。
6.可能导致脱水:持续失去水分和电解质可能引起脱水,表现为口干、乏力、心跳加快等全身症状。
出现水样大便需要明确原因,可能与感染性腹泻、肠道炎症性疾病、功能性紊乱(如肠易激综合征)或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应尽早进行临床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