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初步处理:在崴脚后,应立即停止活动,避免继续加重伤害。可以采取“RICE”原则,即休息、冰敷、压迫和抬高。具体操作为:
休息:避免移动受伤的脚,以减少对损伤部位的压力。
冰敷:用冷敷袋或包裹冰块的毛巾敷在受伤部位,每次15-20分钟,每小时一次,以减少肿胀和疼痛。
压迫:使用弹性绷带轻轻包扎受伤部位,提供适度的支撑,同时避免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将受伤的脚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有助于减轻肿胀。
2.专业诊断:崴脚伴随咔嚓声可能意味着更严重的损伤,如韧带撕裂或骨折。需要通过X光检查等影像学手段来确定损伤的具体情况,并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评估。
3.治疗措施:根据诊断结果,医务人员可能会建议使用夹板、石膏或护具固定,甚至需要手术以修复损伤。还可能需要物理治疗帮助恢复踝关节功能。
如果崴脚后伴有剧烈疼痛、肿胀、无法承重或变形等情况,请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