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通便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促进肠道蠕动或增加粪便含水量达到治疗目的。乳果糖是常用的渗透性泻剂,通过吸收水分软化大便;聚乙二醇粉剂也具有类似效果,且安全性较高。短期使用刺激性泻剂如比沙可啶或酚酞片可快速缓解症状,但不宜长期服用,以免肠道依赖。
2.润肠类药物:液体石蜡、开塞露等为常见润滑剂,可帮助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疼痛感。这些药物适合偶发性便秘患者,但不建议作为长期解决方案。
3.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的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乳酸菌制剂能改善慢性便秘症状,尤其对伴有腹胀的患者有所帮助。
4.非药物措施: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全谷物、水果、蔬菜等,每日总纤维摄入量建议达到25-30克;保证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养成良好排便习惯,避免久坐久拖。
大便干燥多由饮食结构不合理、饮水不足、缺乏运动或肠道功能紊乱导致,需结合原因对症下药。严重者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病变,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