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稳定生命体征:
确保气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以改善组织供氧。
建立两条大口径静脉通路,快速补充晶体液(如生理盐水或乳酸林格液)以维持循环稳定。如果出血量较大,可考虑输注红细胞、血浆等血制品。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氧饱和度和尿量。重度休克者需快速恢复有效循环,维持收缩压在90~100mmHg之间。
2.明确出血严重程度:
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判断是否有潜在疾病(如肝硬化、消化性溃疡或使用抗凝药物)。
化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了解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数量以及凝血机制是否异常。
胃管插入可帮助判断是否为活动性出血,并初步估计失血量。
3.保护胃黏膜和抑制酸分泌:
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高剂量静脉注射以减少胃内酸性环境,促进止血效果。
如果怀疑消化性溃疡,可以联合应用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
4.控制出血:
如果出血无法自发停止,需要紧急内镜检查,发现出血点后通过内镜止血技术(如注射治疗、电凝止血或金属夹夹闭)予以处理。
对于内镜下难以止血的患者,可采用介入栓塞术或手术治疗。对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导致的出血,可使用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并联合使用特定药物(如特利加压素)。
5.预防并发症和复发:
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需进行根除治疗。
禁止进食直至明确病因和控制出血后逐步恢复饮食,同时注意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易诱发再次出血的药物。
肝硬化患者应严格管理门静脉高压相关问题,包括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预防再出血。
每一步骤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快速决策并实施,确保及时遏制病情发展并减少长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