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常见原因
饮食因素:过快进食、饮用碳酸饮料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可导致胃部膨胀,刺激膈神经引发呃逆。
情绪波动:紧张、焦虑等精神状态可能影响神经系统活动,从而诱发呃逆。
温度刺激:快速摄入冷热食物会刺激咽喉或胃部黏膜,导致膈肌痉挛。
药物作用: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糖皮质激素可能作为副作用引发呃逆。
2.诊断标准
短暂性呃逆:一般持续时间不超过48小时,多为功能性或与轻微刺激相关。
持续性呃逆:超过48小时未缓解,可能与胃肠道、神经系统或代谢疾病有关,如胃食管反流病、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
难治性呃逆:持续超过一个月且对常规治疗无效,多需要进一步检查和干预。
3.缓解方法
调整呼吸:通过深吸气、屏住呼吸数秒后缓慢呼气,可帮助平复膈神经。
喝水刺激:小口喝温水或含住一口凉水再缓慢吞咽,有助于减弱迷走神经兴奋。
压迫法:轻按耳垂下方面神经、用指尖施压舌根部位,短暂刺激这些区域能够中断呃逆反射。
姿势调整:采用抱膝坐姿或弯腰向前,使横膈膜放松,可能缓解症状。
用药治疗:对于持续性或难治性病例,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抑酸药、镇静剂或其他针对病因的药物。
4.特殊情况需关注
如果伴随胸痛、呕吐、体重下降、头痛、颈部僵硬等症状,可能提示重大疾病如心梗、颅内病变等,应立即就医。
症状长期无法缓解,值得进行胃镜、胸片或神经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呃逆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若频繁发作或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与潜在疾病相关,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评估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