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转氨酶升高的常见原因:
肝脏疾病: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如乙型或丙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和肝硬化等均会导致肝细胞受损,释放转氨酶。
药物或毒物影响: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生素、他汀类药物)、接触工业毒物或误食毒蘑菇等均可引起肝损伤。
代谢异常: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高脂血症可能引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从而导致转氨酶升高。
感染因素:除病毒性外,寄生虫感染(如血吸虫病)或细菌性感染也可能损伤肝脏。
其他全身性疾病:心力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自身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间接导致转氨酶值异常。
2.有益的维生素种类: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肝细胞氧化损伤,对脂肪性肝病有一定辅助效果。每日推荐量一般为100-800毫克,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维生素C:通过清除自由基,有助于减轻肝脏炎症反应。建议每日摄入75-150毫克。
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B2和B6,可参与肝脏代谢过程,对肝细胞修复有一定帮助。日常可从食物中获取,如全谷物、豆类和动物内脏。
叶酸:对肝纤维化的预防及调节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潜在作用,每日推荐摄入400微克左右。
不同原因引起的转氨酶升高处理方式不同,不能单靠维生素补充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