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保持均衡饮食
每日膳食中应包括谷物、蔬菜、水果、优质蛋白及适量脂肪,以供给充足的营养。
控制高脂肪、高糖分食品的摄入,每天油脂摄入量建议控制在25-30克。
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类、豆类、绿叶蔬菜,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
2.合理安排饮食时间
每天定时进餐,三餐间隔约4-6小时,避免暴饮暴食或长时间空腹。
晚餐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睡前2小时内进食,以减轻胃部负担。
3.少吃刺激性食物
减少辛辣、油炸、烟熏类食物的摄入,这些食物可能损伤胃黏膜,诱发不适。
限制咖啡、浓茶、酒精等饮品的摄入,尤其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
4.注重食物种类与温度
饮食尽量以软烂、温热为主,避免过冷或过热食物对胃肠的刺激。
煎炒烹炸尽量减少,提倡蒸、煮、炖等烹调方式。
5.改善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9小时的充足睡眠。
积极参加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胃肠道血液循环和蠕动。
6.管理心理压力
长期精神紧张可能诱发胃肠道功能紊乱,如胃痛或肠易激综合征。
建议通过冥想、深呼吸或其它放松技术缓解压力,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7.注意疾病预防与治疗
若出现持续反酸、腹胀、恶心、疼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胃肠道疾病。
避免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或其他对胃产生刺激的药物。
通过以上方法,能够显著提升胃肠道功能,减少不适症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需长期坚持,切忌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