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组织学类型:子宫内膜癌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子宫内膜样腺癌和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子宫内膜样腺癌通常恶性程度较低,预后较好;而非子宫内膜样腺癌(如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等)更具攻击性,恶性程度较高。
2.肿瘤分期: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系统,子宫内膜癌可分为I至IV期。I期癌症局限于子宫内膜,通常预后良好,五年生存率可超过90%。随着分期的增加,如癌症扩散到子宫外或转移到远处器官,恶性程度增加,预后变差。
3.其他因素:肿瘤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也影响恶性程度。低分化、肌层深部浸润以及淋巴结受累者预后较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合并症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子宫内膜癌的恶性程度因个体情况不同而异,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定期筛查和及时就医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