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明确病因
(1)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常与慢性炎症、长期佩戴不合适的隐形眼镜或角膜感染有关。
(2)可能是由于角膜营养供应不足,组织自发形成血管以代偿缺氧状态。
(3)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能引发此状况。
2.药物治疗
(1)局部使用抗炎药,如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以避免加重感染风险。
(2)如果有感染迹象,可根据微生物培养结果使用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或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3)抑制新生血管的药物(如抗VEGF药物)可能用于阻止血管继续生长,但用途有限且需要严格选择适应症。
3.纠正诱因
(1)停止佩戴隐形眼镜,并评估角膜是否受到机械性刺激。
(2)改善眼表环境,例如使用人工泪液缓解干眼症状。
(3)对于系统性疾病,应联合相关专科医生控制全身炎症反应。
4.手术干预
(1)若血管对角膜透明度和视觉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可考虑光凝术或局部切除新生血管。
(2)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要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以恢复视力。
5.定期复查
定期随诊观察角膜情况,监测新生血管的变化,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角膜新生血管一旦形成,逆转较为困难,早期干预和去除诱因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