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近视是否需要定期进行OCT检查

2025-03-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高度近视需要定期进行OCT检查。这是因为高度近视患者的眼部结构更容易发生病变,特别是黄斑区及视网膜区域的病理变化,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能够早期发现这些潜在问题。

1.高度近视指近视度数超过600度,伴随眼轴长度过长。这种情况下,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结构会变薄,容易出现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以及新生血管等并发症。研究表明,高度近视者发生黄斑病变的概率可达27%-40%,而且随着年龄增长风险增加。

2.OCT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可以通过高分辨率成像观察视网膜的详细结构。它能够检测到视网膜萎缩、脉络膜新生血管、玻璃体后脱离以及黄斑裂孔等,这些改变可能在视力受损前就已存在。对于高度近视者,这些病变是导致视力丧失的主要原因。

3.定期进行O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潜在病变,并采取早期干预措施,例如药物注射、激光治疗或手术等,从而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通常建议高度近视者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OCT检查,具体检查频率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既往病史以及当前眼部情况决定。

高度近视患者若感到视力突然下降、视野缺损或有其他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OCT检查,以排查可能的病理性改变并及时处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