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手术治疗:对于早期诊断的患者,外科手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根治性胸膜切除术(P/D)或胸膜肺切除术(EPP)可以显著减轻症状并延长生存期。这些手术具有较高的风险,尤其是对老年或伴有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
2.放射治疗:放疗可用于局部控制肿瘤生长,并缓解某些症状,如疼痛和呼吸困难。放疗通常在术后进行,以减少残留癌细胞。但需注意的是,恶性胸膜间皮瘤对放射线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因此放疗效果有限。
3.化学治疗:包含顺铂和培美曲塞的联合化疗方案是目前标准的一线治疗。研究表明,该组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通常在9至12个月之间。化疗副作用较为明显,患者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4.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近年来,靶向药物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恶性胸膜间皮瘤的研究中显示出一些前景。如贝伐单抗等靶向药物,以及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已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一定进展。
5.多学科综合治疗:由于恶性胸膜间皮瘤的复杂性,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包括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及病理科等多个学科共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望提升治疗效果。
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情采用综合性、多学科的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治疗过程中的各种选择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定期监测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