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严格控制血压可使脑卒中的发生风险降低约40%。建议定期监测血压,保持在120/80mmHg以下。
2.管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较高。数据显示,糖尿病管理得当可降低脑卒中风险约20%-30%。保持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并定期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
3.合理饮食: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脑卒中。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多摄入富含纤维、低脂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全谷类食品等。
4.戒烟限酒: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比非吸烟者高出一倍以上。戒烟后的5年,脑卒中风险可降至接近从未吸烟者的水平。过量饮酒同样增加脑卒中风险,建议男性每日饮酒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5.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并治疗心脏病、动脉硬化等潜在疾病对于预防脑卒中十分重要。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包括血脂、血糖和心电图等项目。
6.药物预防: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个体,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凝药物或阿司匹林等预防脑卒中。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7.及时识别症状:脑卒中的早期症状包括突然的言语困难、肢体无力或麻木、视力模糊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通过规范化管理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大大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和致残率。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合理用药是脑卒中防治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