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滤泡样改变主要表现为食管粘膜下层淋巴滤泡的增生和分布异常。根据数据,大约20%至30%的慢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会出现这一病变。
2.这种病理特征可以伴随不同程度的上皮损伤,包括鳞状上皮增生、角化不全及基底细胞增生。在某些病例中,还可能观察到食管粘膜表面有糜烂或溃疡形成,这提示病变已经较为严重。
3.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与长期的化学刺激(如胃酸反流)、机械损伤(如吞咽困难)及免疫反应相关。研究表明,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滤泡样改变,且治疗后病变有一定程度的缓解。
4.临床症状包括胸痛、吞咽困难、烧心等,与反流性食管炎相似。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仅在内镜检查中发现。
5.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因,如抗酸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同时,饮食调整也很重要,建议避免辛辣、酸性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
滤泡样改变是食管粘膜对长期刺激的一种反应,需要及时干预和有效管理,以防止进一步的病变和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