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急性期治疗:
时间至关重要:在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药物治疗:急性期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他汀类药物,以减少血栓形成。
控制高血压:高血压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需及时进行降压治疗。
2.康复训练:
体力恢复:早期康复训练有助于恢复运动功能,如步行训练、上肢活动等。
言语治疗: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言语障碍,需要专业的言语治疗师帮助恢复语言能力。
心理辅导: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建议接受心理咨询以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
3.二级预防:
持续药物治疗: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以防止再次发生脑梗死。
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脂、血糖和血压,保持这些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健康饮食: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水果蔬菜,适量摄入蛋白质。
4.生活方式调整: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会增加脑梗死风险,应尽早戒烟并限制饮酒。
适当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体重管理:维持健康体重,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遵循上述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