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初期代谢:黄曲霉素进入人体后,首先在肝脏中被细胞色素P450酶系氧化,生成具有更高活性的环氧化合物。这些环氧化合物可以与DNA结合,导致基因突变并诱发癌症。
2.解毒反应:为了防止环氧化合物引起细胞损伤,机体利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将其转化为水溶性化合物,通过尿液或胆汁排出体外。由于个体间酶活性差异,有些人对黄曲霉素的解毒能力较弱,增加了癌症风险。
3.进一步代谢:即使经过初步解毒,仍有部分黄曲霉素衍生物可能进一步被代谢为二氢二醇形式。其中一些化合物仍然具有潜在的毒性,并可能存在于体内更长时间。
黄曲霉素的代谢不仅涉及复杂的酶促反应,还受到遗传因素、营养状态以及暴露量等多种因素影响。避免摄入含黄曲霉素的食品,如发霉的坚果、玉米和花生,是预防相关健康风险的重要措施。